2021年05月19日 16:54 | 来源:www462net | 字体:【大中小】 | 【打印文本】 | 分享到: |
甘府发〔2021〕3号
www462net
关于公布第七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
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的通知
各县(市)人民政府,州政府各部门,省属行政企事业单位,州属企事业单位:
由各县(市)申报的第七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(共345项)和代表性传承人(共302人),已经州级专家评审通过和社会公示,现予以公布。
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贯彻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》《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》《甘孜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》,坚持“保护为主、抢救第一、合理利用、传承发展”的工作方针,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,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,推动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利用。
附件:1.甘孜州第七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
2.甘孜州第七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
名录
www462net
2021年4月22日
附件1
甘孜州第七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(共345项) |
|||
序号 |
申报单位 |
项目名称 |
项目类别 |
1 |
巴塘县文化馆 |
“团结包子”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 |
巴塘县文化馆 |
巴塘藏戏面具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3 |
巴塘县文化馆 |
巴塘传统藏装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4 |
巴塘县文化馆 |
巴塘醋海椒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5 |
巴塘县文化馆 |
巴塘花茹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6 |
巴塘县文化馆 |
藏弦胡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7 |
巴塘县文化馆 |
藏靴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8 |
巴塘县文化馆 |
传统藏氆氇纺织技艺 |
传统技艺 |
9 |
巴塘县文化馆 |
传统竹(藤)编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0 |
巴塘县文化馆 |
黑土陶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1 |
巴塘县文化馆 |
金丝冒面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2 |
巴塘县文化馆 |
青稞酒酿造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3 |
巴塘县文化馆 |
巴塘民间传说 |
传统文学 |
14 |
巴塘县文化馆 |
巴塘弦子歌词 |
传统文学 |
15 |
巴塘县文化馆 |
巴塘歌卓 |
传统舞蹈 |
16 |
巴塘县文化馆 |
踢踏舞 |
传统舞蹈 |
17 |
巴塘县文化馆 |
“列谐”劳动歌 |
传统音乐 |
18 |
巴塘县文化馆 |
巴塘酒歌 |
传统音乐 |
19 |
巴塘县文化馆 |
各多节 |
民俗 |
20 |
巴塘县文化馆 |
亚索节 |
民俗 |
21 |
白玉县文化馆 |
白玉传统服饰 |
传统技艺 |
22 |
白玉县文化馆 |
白玉珠牧头饰 |
传统技艺 |
23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藏式民居营造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4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藏绣 |
传统技艺 |
25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藏族木锁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6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藏族木制窗花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7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藏族脱模泥塑(擦擦)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8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藏族造纸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9 |
白玉县文化馆 |
黑土陶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30 |
白玉县文化馆 |
酒曲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31 |
白玉县文化馆 |
奶渣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32 |
白玉县文化馆 |
泥塑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33 |
白玉县文化馆 |
牛皮鼓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34 |
白玉县文化馆 |
牛羊毛纺织技艺 |
传统技艺 |
35 |
白玉县文化馆 |
石刻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36 |
白玉县文化馆 |
酥烙糕 |
传统技艺 |
37 |
白玉县文化馆 |
酥油雕花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38 |
白玉县文化馆 |
酥油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39 |
白玉县文化馆 |
烫画 |
传统技艺 |
40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藤编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41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贴布脱胎藏戏面具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42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血肠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43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芫根酸菜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44 |
白玉县文化馆 |
糌粑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45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——噶玛嘎孜画派 |
传统美术 |
46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——勉唐画派 |
传统美术 |
47 |
白玉县文化馆 |
坛城彩绘 |
传统美术 |
48 |
白玉县文化馆 |
山岩洒智藏文书法 |
传统书法 |
49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藏密瑜伽功法 |
传统体育和游艺 |
50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藏棋 |
传统体育和游艺 |
51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蹲舞 |
传统舞蹈 |
52 |
白玉县文化馆 |
战剑舞 |
传统舞蹈 |
53 |
白玉县文化馆 |
南派藏医药——佐塔藏药 |
传统医药 |
54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藏族打墙歌 |
传统音乐 |
55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藏族古乐谱 |
传统音乐 |
56 |
白玉县文化馆 |
帕措吉祥说唱 |
传统音乐 |
57 |
白玉县文化馆 |
白玉婚俗 |
民俗 |
58 |
白玉县文化馆 |
壁葬 |
民俗 |
59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藏族祭祀山神婚礼说唱词 |
民俗 |
60 |
白玉县文化馆 |
二次葬 |
民俗 |
61 |
白玉县文化馆 |
防稼禾病害祭 |
民俗 |
62 |
白玉县文化馆 |
干尸葬 |
民俗 |
63 |
白玉县文化馆 |
民间传统待客礼仪 |
民俗 |
64 |
白玉县文化馆 |
民间传统交际礼仪 |
民俗 |
65 |
白玉县文化馆 |
祈雨、防雨祭 |
民俗 |
66 |
白玉县文化馆 |
驱雹霜祭 |
民俗 |
67 |
白玉县文化馆 |
塔葬 |
民俗 |
68 |
白玉县文化馆 |
慰山神祭 |
民俗 |
69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迎土地神祭 |
民俗 |
70 |
丹巴县文化馆 |
巴各肚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71 |
丹巴县文化馆 |
传统汉麻服饰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72 |
丹巴县文化馆 |
丹巴酸菜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73 |
丹巴县文化馆 |
丹巴香猪腿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74 |
丹巴县文化馆 |
丹巴猪皮茶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75 |
丹巴县文化馆 |
木雕 |
传统技艺 |
76 |
丹巴县文化馆 |
酸菜肠子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77 |
丹巴县文化馆 |
酸菜猪皮面块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78 |
丹巴县文化馆 |
夏尔琼藏香 |
传统技艺 |
79 |
丹巴县文化馆 |
猪膘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80 |
丹巴县文化馆 |
阿米格尔东的传说 |
传统口头文学 |
81 |
丹巴县文化馆 |
象雄绘画 |
传统美术 |
82 |
丹巴县文化馆 |
阿吾来锅庄 |
传统舞蹈 |
83 |
丹巴县文化馆 |
刀枪锅庄 |
传统舞蹈 |
84 |
丹巴县文化馆 |
孔雀锅庄 |
传统舞蹈 |
85 |
丹巴县文化馆 |
撒地拥忠灵拉(羊马锅庄) |
传统舞蹈 |
86 |
丹巴县文化馆 |
色吉曲登绒中锅庄 |
传统舞蹈 |
87 |
丹巴县文化馆 |
沙托珠嘛锅庄 |
传统舞蹈 |
88 |
丹巴县文化馆 |
土司官邸锅庄 |
传统舞蹈 |
89 |
丹巴县文化馆 |
阿亚郎拉行龙 |
传统音乐 |
90 |
丹巴县文化馆 |
打麦歌 |
传统音乐 |
91 |
丹巴县文化馆 |
共拉四明龙单同山歌 |
传统音乐 |
92 |
丹巴县文化馆 |
酒麦吉麦 |
传统音乐 |
93 |
丹巴县文化馆 |
看灯山歌 |
传统音乐 |
94 |
丹巴县文化馆 |
丹巴嘉绒婚俗 |
民俗 |
95 |
丹巴县文化馆 |
热黄奶子习俗 |
民俗 |
96 |
道孚县文化馆 |
藏纸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97 |
道孚县文化馆 |
马具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98 |
道孚县文化馆 |
牛羊藏靴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99 |
道孚县文化馆 |
驯马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00 |
道孚县文化馆 |
竹编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01 |
道孚县文化馆 |
藏毯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02 |
道孚县文化馆 |
传统酸菜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03 |
道孚县文化馆 |
晾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04 |
道孚县文化馆 |
牛肉干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05 |
道孚县文化馆 |
青稞醪糟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06 |
道孚县文化馆 |
糌粑醪糟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07 |
道孚县文化馆 |
扎坝话 |
民俗 |
108 |
道孚县文化馆 |
尔龚语 |
民俗 |
109 |
道孚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——噶玛嘎孜画派 |
传统美术 |
110 |
道孚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——郎卡杰唐卡 |
传统美术 |
111 |
道孚县文化馆 |
哲霍锅庄 |
传统舞蹈 |
112 |
道孚县文化馆 |
藏棋珠第游戏 |
传统游艺 |
113 |
道孚县文化馆 |
藏族掷骰游戏 |
传统游艺 |
114 |
稻城县文化馆 |
藏传大麦红酒“琅琅琼”酿制 |
传统技艺 |
115 |
稻城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--噶玛嘎孜画派 |
传统美术 |
116 |
得荣县文化馆 |
得荣炖乳猪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17 |
得荣县文化馆 |
得荣酥油炖鸡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18 |
得荣县文化馆 |
得荣县酥油剁鸡盅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19 |
得荣县文化馆 |
莫丁石锅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20 |
得荣县文化馆 |
五香酥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21 |
得荣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——噶玛嘎孜画派 |
传统美术 |
122 |
得荣县文化馆 |
藏族民间反向格腾游戏 |
传统体育和游艺 |
123 |
得荣县文化馆 |
藏族民间石子游戏 |
传统体育和游艺 |
124 |
得荣县文化馆 |
得荣九曲锅庄 |
传统舞蹈 |
125 |
得荣县文化馆 |
得荣壮行舞 |
传统舞蹈 |
126 |
得荣县文化馆 |
得荣三源披肩(多格服饰) |
民俗 |
127 |
德格县文化馆 |
阿嘎土防水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28 |
德格县文化馆 |
藏药仁青常觉配伍技术 |
传统技艺 |
129 |
德格县文化馆 |
藏族宫廷布艺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30 |
德格县文化馆 |
传统藏茶包装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31 |
德格县文化馆 |
传统藏香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32 |
德格县文化馆 |
传统奶酪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33 |
德格县文化馆 |
传统牛皮船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34 |
德格县文化馆 |
传统青稞酿酒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35 |
德格县文化馆 |
传统青稞糌粑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36 |
德格县文化馆 |
传统手工藏纸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37 |
德格县文化馆 |
传统酥油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38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德格印经院边玛沿墙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39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德格印经院雕刻工具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40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德格印经院古建筑风铃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41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德格印经院古旧雕版修复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42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德格印经院经版晾晒保护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43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德格印经院手工藏纸打磨裁剪装订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44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德格印经院印刷制墨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45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德格印经院朱砂研磨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46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堆绣唐卡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47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卡色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48 |
德格县文化馆 |
麦宿彩塑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49 |
德格县文化馆 |
钦乐利玛铜工艺 |
传统技艺 |
150 |
德格县文化馆 |
树皮房建造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51 |
德格县文化馆 |
酥油茶桶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52 |
德格县文化馆 |
酥油花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53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唐卡修复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54 |
德格县文化馆 |
脱模泥塑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55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彩砂坛城技艺 |
传统美术 |
156 |
德格县文化馆 |
藏族传统民间彩绘 |
传统美术 |
157 |
德格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——噶勉唐卡 |
传统美术 |
158 |
德格县文化馆 |
牛粪绘画 |
传统美术 |
159 |
德格县文化馆 |
藏族瑜伽 |
传统体育和游艺 |
160 |
德格县文化馆 |
格萨尔说唱 |
传统文学 |
161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初十八变古舞 |
传统舞蹈 |
162 |
德格县文化馆 |
色萨霸舞 |
传统舞蹈 |
163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南派藏医巴桑曼玛补药王制药技术 |
传统医药 |
164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南派藏医鼻泻疗法 |
传统医药 |
165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南派藏医放血疗法 |
传统医药 |
166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南派藏医金针疗法 |
传统医药 |
167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南派藏医冷热穿刺疗法 |
传统医药 |
168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南派藏医尿疹观察技术 |
传统医药 |
169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南派藏医水银洗炼法 |
传统医药 |
170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南派藏医涂擦按摩疗法 |
传统医药 |
171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南派藏医下泻疗法 |
传统医药 |
172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南派藏医药浴疗法 |
传统医药 |
173 |
德格县文化馆 |
藏族传统特克“羊骨拐”游戏 |
传统游艺 |
174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八邦十二生肖轮回转山活动 |
民俗 |
175 |
德格县文化馆 |
藏族祭祀山神婚礼说唱词 |
民俗 |
176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德格印经院铜锣敲打计时 |
民俗 |
177 |
甘孜县文化馆 |
藏文书法 |
传统美术 |
178 |
甘孜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——新勉唐卡 |
传统美术 |
179 |
九龙县文化馆 |
毕摩草偶 |
传统技艺 |
180 |
九龙县文化馆 |
汉家刺绣 |
传统技艺 |
181 |
九龙县文化馆 |
花椒油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82 |
九龙县文化馆 |
九龙县汉族客家服饰 |
传统技艺 |
183 |
九龙县文化馆 |
普米藏族泡酒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84 |
九龙县文化馆 |
青稞酒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85 |
九龙县文化馆 |
绒巴茶 |
传统技艺 |
186 |
九龙县文化馆 |
石磨豆花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187 |
九龙县文化馆 |
小海子传说 |
传统口头文学 |
188 |
九龙县文化馆 |
押加 |
传统体育和游艺 |
189 |
九龙县文化馆 |
阿莫尼惹 |
传统文学 |
190 |
九龙县文化馆 |
阿斯牛牛 |
传统音乐 |
191 |
九龙县文化馆 |
藏族四句子山歌 |
传统音乐 |
192 |
九龙县文化馆 |
九龙汉族山歌 |
传统音乐 |
193 |
九龙县文化馆 |
尼汝藏族山歌《夏姆》 |
传统音乐 |
194 |
九龙县文化馆 |
幺幺 |
传统音乐 |
195 |
九龙县文化馆 |
藏族哑巴会 |
民俗 |
196 |
九龙县文化馆 |
婚礼说红“谠谐” |
民俗 |
197 |
九龙县文化馆 |
尼汝藏族牛角酒 |
民俗 |
198 |
九龙县文化馆 |
沙拉洛 |
民俗 |
199 |
九龙县文化馆 |
乌拉溪汉族“说红” |
民俗 |
200 |
九龙县文化馆 |
乌拉溪祈福天灯 |
民俗 |
201 |
九龙县文化馆 |
彝族谱系 |
民俗 |
202 |
九龙县文化馆 |
游海节 |
民俗 |
203 |
康定市文化馆 |
藏靴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04 |
康定市文化馆 |
康定豌豆凉粉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05 |
康定市文化馆 |
毪子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06 |
康定市文化馆 |
酥油花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07 |
康定市文化馆 |
木雅民居石砌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08 |
康定市文化馆 |
鱼通酸菜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09 |
康定市文化馆 |
藏文新德书体 |
传统美术 |
210 |
康定市文化馆 |
木雅锅庄 |
传统舞蹈 |
211 |
康定市文化馆 |
抢头水 |
民俗 |
212 |
康定市文化馆 |
塔公赛马会 |
民俗 |
213 |
理塘县文化馆 |
濯桑帐篷布绣 |
传统技艺 |
214 |
理塘县文化馆 |
“替”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15 |
理塘县文化馆 |
藏戏面具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16 |
理塘县文化馆 |
达日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17 |
理塘县文化馆 |
格木石刻 |
传统技艺 |
218 |
理塘县文化馆 |
哈依银饰 |
传统技艺 |
219 |
理塘县文化馆 |
黑帐篷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20 |
理塘县文化馆 |
康晋美藏香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21 |
理塘县文化馆 |
理塘藏靴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22 |
理塘县文化馆 |
曲登高顶红帽手工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23 |
理塘县文化馆 |
下坝土陶 |
传统技艺 |
224 |
理塘县文化馆 |
濯桑面具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25 |
理塘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--噶玛嘎孜画派 |
传统美术 |
226 |
理塘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——郎卡杰唐卡 |
传统美术 |
227 |
理塘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——门萨唐卡 |
传统美术 |
228 |
理塘县文化馆 |
理塘歌卦 |
传统音乐 |
229 |
理塘县文化馆 |
热科弦子 |
传统音乐 |
230 |
理塘县文化馆 |
扎聂弹唱 |
传统音乐 |
231 |
理塘县文化馆 |
果子 |
民俗 |
232 |
理塘县文化馆 |
哈则节 |
民俗 |
233 |
理塘县文化馆 |
招伞 |
民俗 |
234 |
炉霍县文化馆 |
崩科建造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35 |
炉霍县文化馆 |
编织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36 |
炉霍县文化馆 |
藏族传统壁画彩绘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37 |
炉霍县文化馆 |
藏族牛羊毛手工编织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38 |
炉霍县文化馆 |
传统藏文书法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39 |
炉霍县文化馆 |
传统雕刻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40 |
炉霍县文化馆 |
郎卡杰唐卡画布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41 |
炉霍县文化馆 |
炉霍黑土陶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42 |
炉霍县文化馆 |
麻糖麦芽糖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43 |
炉霍县文化馆 |
牦牛酸奶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44 |
炉霍县文化馆 |
青稞酒酿造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45 |
炉霍县文化馆 |
酥油花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46 |
炉霍县文化馆 |
望果节 |
传统技艺 |
247 |
炉霍县文化馆 |
传统藏式棋艺 |
传统体育和游艺 |
248 |
炉霍县文化馆 |
丢窝打子 |
传统体育和游艺 |
249 |
炉霍县文化馆 |
“木旁公布”传统藏戏 |
传统戏剧 |
250 |
炉霍县文化馆 |
传统接骨术 |
传统医药 |
251 |
炉霍县文化馆 |
嘛呢长歌 |
传统音乐 |
252 |
泸定县文化馆 |
化林坪盐菜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53 |
泸定县文化馆 |
火烧子馍馍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54 |
泸定县文化馆 |
岚安腊肉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55 |
泸定县文化馆 |
岚安酸菜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56 |
泸定县文化馆 |
老鹰茶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57 |
泸定县文化馆 |
泸定粉皮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58 |
泸定县文化馆 |
泸定竹编 |
传统技艺 |
259 |
泸定县文化馆 |
青稞花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60 |
泸定县文化馆 |
石磨豆花 |
传统技艺 |
261 |
泸定县文化馆 |
水磨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62 |
泸定县文化馆 |
铁索桥铁链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63 |
泸定县文化馆 |
羊皮褂子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64 |
泸定县文化馆 |
一窝丝 |
传统技艺 |
265 |
泸定县文化馆 |
周氏点心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66 |
泸定县文化馆 |
金钱板 |
传统曲艺 |
267 |
泸定县文化馆 |
口弦 |
传统音乐 |
268 |
泸定县文化馆 |
火把节 |
民俗 |
269 |
泸定县文化馆 |
岚安藏羌婚俗 |
民俗 |
270 |
泸定县文化馆 |
泸定白事 |
民俗 |
271 |
泸定县文化馆 |
泸定红事 |
民俗 |
272 |
泸定县文化馆 |
泸定说席 |
民俗 |
273 |
泸定县文化馆 |
年猪仪式 |
民俗 |
274 |
泸定县文化馆 |
彝族婚俗 |
民俗 |
275 |
色达县文化馆 |
藏香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76 |
色达县文化馆 |
藏族泥塑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77 |
色达县文化馆 |
木刻木雕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78 |
色达县文化馆 |
奶制品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79 |
色达县文化馆 |
酥油花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80 |
石渠县文化馆 |
奶渣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281 |
石渠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——康勉萨 |
传统美术 |
282 |
石渠县文化馆 |
折嘎说唱 |
传统曲艺 |
283 |
石渠县文化馆 |
孔雀点水 |
传统体育和游艺 |
284 |
石渠县文化馆 |
恰撇游戏 |
传统体育和游艺 |
285 |
石渠县文化馆 |
石渠赛牛 |
传统体育和游艺 |
286 |
石渠县文化馆 |
特克游戏 |
传统体育和游艺 |
287 |
石渠县文化馆 |
巴珠文学 |
传统文学 |
288 |
石渠县文化馆 |
居米旁文学 |
传统文学 |
289 |
石渠县文化馆 |
阿琼洞罗 |
传统舞蹈 |
290 |
石渠县文化馆 |
邓玛宫廷舞 |
传统舞蹈 |
291 |
石渠县文化馆 |
文成公主迎宾舞 |
传统舞蹈 |
292 |
石渠县文化馆 |
夏姆卡德 |
传统舞蹈 |
293 |
石渠县文化馆 |
居米旁藏医 |
传统医药 |
294 |
石渠县文化馆 |
米旁达西 |
传统医药 |
295 |
石渠县文化馆 |
打墙歌 |
传统音乐 |
296 |
石渠县文化馆 |
德牧九勒情歌 |
传统音乐 |
297 |
石渠县文化馆 |
觉果嘛呢 |
传统音乐 |
298 |
石渠县文化馆 |
秋收歌 |
传统音乐 |
299 |
石渠县文化馆 |
石渠山歌(卓博尅格) |
传统音乐 |
300 |
石渠县文化馆 |
歇勒情歌 |
传统音乐 |
301 |
石渠县文化馆 |
鹰笛吹奏 |
传统音乐 |
302 |
石渠县文化馆 |
古突 |
民俗 |
303 |
石渠县文化馆 |
帐篷节 |
民俗 |
304 |
新龙县文化馆 |
彩绘石刻技艺 |
传统技艺 |
305 |
新龙县文化馆 |
藏刀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306 |
新龙县文化馆 |
藏香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307 |
新龙县文化馆 |
藏族服饰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308 |
新龙县文化馆 |
藏族牛羊毛编织技艺 |
传统技艺 |
309 |
新龙县文化馆 |
泥塑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310 |
新龙县文化馆 |
银多石刻 |
传统技艺 |
311 |
新龙县文化馆 |
藏文书法 |
传统美术 |
312 |
新龙县文化馆 |
藏族佛像石雕 |
传统美术 |
313 |
新龙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——噶玛嘎孜画派 |
传统美术 |
314 |
新龙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——门萨画派 |
传统美术 |
315 |
新龙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——新勉塘画派 |
传统美术 |
316 |
新龙县文化馆 |
酥油花制作技艺 |
传统美术 |
317 |
新龙县文化馆 |
布鲁曼故事 |
传统文学 |
318 |
新龙县文化馆 |
格萨尔 |
传统文学 |
319 |
新龙县文化馆 |
苯教面具舞—木乃寺羌姆舞 |
传统舞蹈 |
320 |
新龙县文化馆 |
康巴宁玛梵乐 |
传统音乐 |
321 |
新龙县文化馆 |
曲域语 |
民俗 |
322 |
新龙县文化馆 |
新龙箍箍卦 |
民俗 |
323 |
新龙县文化馆 |
新龙婚俗 |
民俗 |
324 |
雅江县文化馆 |
藏牧民手工鞋垫 |
传统技艺 |
325 |
雅江县文化馆 |
口弦 |
传统技艺 |
326 |
雅江县文化馆 |
马鞍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327 |
雅江县文化馆 |
牦牛角藏香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328 |
雅江县文化馆 |
木雅藏靴 |
传统技艺 |
329 |
雅江县文化馆 |
木雅鹰笛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330 |
雅江县文化馆 |
皮箱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331 |
雅江县文化馆 |
针线包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332 |
雅江县文化馆 |
啊勒布姆 |
传统舞蹈 |
333 |
雅江县文化馆 |
啊隆巴扎 |
传统舞蹈 |
334 |
雅江县文化馆 |
啊谢拉嘟 |
传统舞蹈 |
335 |
雅江县文化馆 |
夏卓固洞 |
传统舞蹈 |
336 |
雅江县文化馆 |
跳狮子 |
民俗 |
337 |
雅江县文化馆 |
央达 |
民俗 |
338 |
甘孜州文化馆 |
藏族唐卡装裱 |
传统技艺 |
339 |
甘孜州文化馆 |
堆绣唐卡 |
传统美术 |
340 |
甘孜州藏医院 |
藏医陶罐疗法 |
传统医药 |
341 |
德格宗萨藏医药有限公司 |
藏医宇妥心髓传授与身心疗法 |
传统医药 |
342 |
德格宗萨藏医药有限公司 |
宗萨藏医瑜伽养身法 |
传统医药 |
343 |
德格宗萨藏医药有限公司 |
宗萨藏医养心法 |
传统医药 |
344 |
德格宗萨藏医药有限公司 |
藏医临终关怀理疗法 |
传统医药 |
345 |
德格宗萨藏医药有限公司 |
宗萨藏香制作技艺 |
传统技艺 |
附件2
甘孜州第七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(共302人) |
|||
序号 |
申报单位 |
项目名称 |
传承人 |
1 |
巴塘县文化馆 |
巴塘藏戏 |
洛绒达哇 |
2 |
巴塘县文化馆 |
巴塘藏戏 |
四朗志玛 |
3 |
巴塘县文化馆 |
巴塘藏戏 |
格绒拉西 |
4 |
巴塘县文化馆 |
巴塘藏戏 |
登巴绕吉 |
5 |
巴塘县文化馆 |
巴塘酒歌 |
曲珍 |
6 |
巴塘县文化馆 |
巴塘弦子 |
高绒 |
7 |
巴塘县文化馆 |
巴塘弦子 |
扎西邓珠 |
8 |
巴塘县文化馆 |
巴塘弦子 |
王金蓉 |
9 |
巴塘县文化馆 |
巴塘弦子 |
格绒次仁 |
10 |
巴塘县文化馆 |
热巴舞 |
洛融吉存 |
11 |
巴塘县文化馆 |
秧勒节 |
布斗 |
12 |
白玉县文化馆 |
白玉传统服饰 |
扎西泽仁 |
13 |
白玉县文化馆 |
白玉珠牧头饰 |
四郎巴姆 |
14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藏绣 |
扎西色郎 |
15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藏族金属锻造技艺 |
单珍郎加 |
16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藏族金属锻造技艺 |
扎西 |
17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藏族金属锻造技艺 |
四郎泽仁 |
18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藏族金属锻造技艺 |
牛麦绒布 |
19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——噶玛嘎孜画派 |
呷绒 |
20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——噶玛嘎孜画派 |
根秋巴绒 |
21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——噶玛嘎孜画派 |
其麦多吉 |
22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——噶玛嘎孜画派 |
色绒 |
23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——噶玛嘎孜画派 |
山郎多吉 |
24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——勉唐画派 |
仁真泽登 |
25 |
白玉县文化馆 |
灯笼卓钦 |
伍金彭措 |
26 |
白玉县文化馆 |
南派藏医药——佐塔藏药 |
益西绒布 |
27 |
白玉县文化馆 |
泥塑制作技艺 |
切洛 |
28 |
白玉县文化馆 |
牛皮鼓制作技艺 |
白翁 |
29 |
白玉县文化馆 |
牛羊毛纺织技艺 |
阿珠 |
30 |
白玉县文化馆 |
石刻制作技艺 |
其麦仁真 |
31 |
白玉县文化馆 |
寺庙乐舞 |
白玛泽翁 |
32 |
白玉县文化馆 |
寺庙乐舞 |
土登泽仁 |
33 |
白玉县文化馆 |
酥烙糕 |
青批 |
34 |
白玉县文化馆 |
酥烙糕 |
仁真 |
35 |
白玉县文化馆 |
酥烙糕 |
四郎生根 |
36 |
白玉县文化馆 |
烫画 |
扎西色郎 |
37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藤编制作技艺 |
色措 |
38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贴布脱胎藏戏面具制作技艺 |
切洛 |
39 |
白玉县文化馆 |
贴布脱胎藏戏面具制作技艺 |
扎西泽仁 |
40 |
丹巴县文化馆 |
阿米格尔东的传说 |
彭措 |
41 |
丹巴县文化馆 |
阿吾来锅庄 |
格绒多吉 |
42 |
丹巴县文化馆 |
阿亚郎拉行龙 |
阿偏阿抽 |
43 |
丹巴县文化馆 |
巴各肚制作技艺 |
邓兵 |
44 |
丹巴县文化馆 |
藏族碉楼营造技艺 |
聂阿林 |
45 |
丹巴县文化馆 |
传统汉麻服饰制作技艺 |
坚底沙木 |
46 |
丹巴县文化馆 |
打麦歌 |
阿西 |
47 |
丹巴县文化馆 |
丹巴阿克日翁 |
木确干 |
48 |
丹巴县文化馆 |
丹巴嘉绒婚俗 |
仁真多吉 |
49 |
丹巴县文化馆 |
丹巴酸菜制作技艺 |
泽让莫 |
50 |
丹巴县文化馆 |
丹巴香猪腿制作技艺 |
泽仁多吉 |
51 |
丹巴县文化馆 |
丹巴猪皮茶制作技艺 |
郎吉洛姆 |
52 |
丹巴县文化馆 |
刀枪锅庄 |
高天贵 |
53 |
丹巴县文化馆 |
共拉四明龙单同山歌 |
呷绒 |
54 |
丹巴县文化馆 |
嘉绒藏族刺绣 |
阿姆 |
55 |
丹巴县文化馆 |
酒麦吉麦 |
新初 |
56 |
丹巴县文化馆 |
看灯山歌 |
罗成美 |
57 |
丹巴县文化馆 |
孔雀锅庄 |
二西格绒 |
58 |
丹巴县文化馆 |
木雕 |
下加泽郎 |
59 |
丹巴县文化馆 |
热黄奶子习俗 |
夏让阿江 |
60 |
丹巴县文化馆 |
撒地拥忠灵拉(羊马锅庄) |
只他 |
61 |
丹巴县文化馆 |
色吉曲登绒中锅庄 |
丹巴尔吉 |
62 |
丹巴县文化馆 |
沙托珠嘛锅庄 |
小罗布泽郎 |
63 |
丹巴县文化馆 |
酸菜肠子制作技艺 |
兰卡布 |
64 |
丹巴县文化馆 |
酸菜猪皮面块制作技艺 |
阿莫 |
65 |
丹巴县文化馆 |
土司官邸锅庄 |
拉门初 |
66 |
丹巴县文化馆 |
夏尔琼藏香 |
汉布 |
67 |
丹巴县文化馆 |
象雄绘画 |
班玛丹珍 |
68 |
丹巴县文化馆 |
猪膘制作技艺 |
甲呷他 |
69 |
道孚县文化馆 |
藏纸制作技艺 |
降措 |
70 |
道孚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——噶玛嘎孜画派 |
多登 |
71 |
道孚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——郎卡杰唐卡 |
多吉邓珠 |
72 |
道孚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——郎卡杰唐卡 |
呷瓦 |
73 |
道孚县文化馆 |
马具制作技艺 |
多吉太 |
74 |
道孚县文化馆 |
木雅婚俗 |
罗绒尼马 |
75 |
道孚县文化馆 |
牛羊藏靴制作技艺 |
英措 |
76 |
道孚县文化馆 |
酥油花制作技艺 |
亚玛巴登 |
77 |
道孚县文化馆 |
竹编制作技艺 |
根秋 |
78 |
稻城县文化馆 |
藏传大麦红酒“琅琅琼”酿制 |
决心 |
79 |
稻城县文化馆 |
藏族唐卡--噶玛嘎孜画派 |
留连 |
80 |
得荣县文化馆 |
藏族民间编织技艺 |
次仁达瓦 |
81 |
得荣县文化馆 |
车模技艺 |
呷太扎西 |
82 |
得荣县文化馆 |
得荣学羌 |
单珍洛布 |
83 |
得荣县文化馆 |
得荣学羌 |
阿忠 |
84 |
得荣县文化馆 |
觉央弹唱 |
次仁拉错 |
85 |
得荣县文化馆 |
觉央弹唱 |
扎西拉姆 |
86 |
得荣县文化馆 |
莫丁石锅技艺 |
降巴登曲 |
87 |
德格县文化馆 |
彩砂坛城技艺 |
冲翁洛布 |
88 |
德格县文化馆 |
藏族传统民间彩绘 |
阿穷 |
89 |
德格县文化馆 |
藏族传统民间彩绘 |
白马邓都 |
90 |
德格县文化馆 |
藏族传统特克“羊骨拐”游戏< |